因为在温州话中,“舌”字与“亏”字同音,在温州“亏”字可没啥人喜欢,大家可都是喜欢“赚”呀。于是,在此之后,“鸭赚”之名,可谓是闻名远扬,深受人们喜爱。
不仅因名,亦为其味。

温州鸭舌是浙江的特产美食。在温州,无“鸭舌”不成席,温州人也把鸭舌称为“鸭赚”。
二、温州鸭舌的制作工艺
食材:
鸭舌,料酒,生抽,老抽,大豆色拉油,麻油,味精(可用鸡精),白糖,十三香.(如果不用十三香)可以用大蒜,葱,姜,红辣椒干,面粉。盐,冰糖。
流程:
1、葱切断,姜切片,大蒜拍扁,红辣椒干一切二。
2、锅里冷水烧开,放入鸭舌,烧开后烧个3-5分钟左右捞出冲洗数次,边冲边用手揉揉,锅里的水你会发现很脏(所以以后不会出去买熟的吃)锅里的水倒掉。最后加水到里面。

3、炒锅内倒入大豆色拉油, 锅中加入冰糖,酱油,料酒,盐,少许水改用中火煮沸后,调成小火闷煮约二十分钟,将汤汁尽可能的收干,出锅前撒上少许味精,淋上麻油即可装盘上桌。
鸭舌因卤制风干,具有风味,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口感很好。
又因为其是通过小火慢卤而成,鸭舌被浓稠的酱汁给浓浓包裹着,通过风干之后,其无论是香味还是温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加的凝聚了。
鸭舌各个位置的口感也大不相同,各有滋味。鸭舌舌尖软骨,口感柔软而富有弹性,是整个鸭舌的精髓所在。中间部分肉质紧实肥美,细嚼令人回味无穷。
鸭舌系带,常常会被很多人忽略,但这个却是鸭舌最入味的部分,紧实耐嚼。鸭舌也常常被温州人当以伴手礼,送给远方的朋友与亲人,让他们身在外地也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
有时在闲暇之余,几根鸭舌,就能够与朋友喝喝酒、叙叙旧,过一下午。
温州鸭舌说明需求是可以创造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在此菜出现之前,很多人对它是不屑一顾的,恰恰精明的温州人把它单独弄了出来,经过精心卤制,成为美食。

从温州鸭舌可以看出,分工越细、越专业化,创造的价值越大。去市场看一看,连头带舌,连毛带皮,1只鸭子也就卖个20块钱左右,与鸭舌一比,差距实是天差地别。
可以说,小小的鸭舌比全鸭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值。事实上,以前我们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追求“大而全”,结果被许多“小而精”的民营企业打败,这一点与温州鸭舌有异曲同工之味。
温州鸭舌,大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

最初温州的鸭肉都是销到外地但因为许多人嫌鸭舌有“鸭臭”,
处理起来又麻烦,于是很多人会将它扔弃,但是温州人当时过惯了苦日子不舍得扔掉,于是有些人就专门把它收集起来,用心地处理,发现这味道与鸭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