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一馔吸收山海灵气,烟台的千年润泽儒家真意,在这东方云海中,群仙出没处,邀您共享海的味道。”央视《一馔千年》节目组来烟台啦!
《一馔千年》烟台环渤海新区寻鲜记于昨晚19:30正式播出,主持人任鲁豫、马凡舒与记者王冰冰及演员关晓彤、罗一舟、画家欧阳应霁携手烟台当地鲁菜大厨从古撰中的海参名菜浪淘沙与石榴海参入手,带我们领略烟台比较新鲜的海味与经典特色。
除此之外,节目中嘉宾们还一起品尝了葱烧海参、海肠捞饭、爆炒双花、雪花八宝蟹斗、油爆海螺、国色天香等经典烟台鲁菜,样样皆有特色,道道都是鲜香。
烟台是出名的“鲁菜之都”,位于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纬度线上,有着丰富美好的文旅资源、多元质朴的民俗文化,山海相依、美景如画,北纬37°黄金海岸上渤海潮涌、黄海浩荡,诸多海鲜美食由此而兴。
今天,跟着好客君,咱们一起来“品”风味烟台!
在胶东半岛,家家户户都爱吃这种水饺。皮薄馅大汤汁足,饺子晶薄剔透包着白绿相间的鲅鱼肉丸,鱼肉的鲜美滑润和韭菜的香味完全相融。
手工制作,制作技艺独特,鱼蓉加入少许韭菜,作为提味儿的“俏头儿”,下锅五分钟后就得捞出尝鲜。煮熟后,个头饱满,口感松软,味道鲜美。 咬一口鲜嫩清新、香而不腻,每一口都是来自大海的鲜美味道。
都说蓬莱小面是“行走”的蓬莱人的名片,早晨来一碗用料、做工十分讲究的蓬莱小面,价格实惠可亲,而且独具海洋的味道,营养丰富的同时更添鲜美。
这道烟台的传统名吃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摔小面的过程中尽量将面拉长、拉细、拉均匀,千锤百炼,麦香浓郁、爽口弹牙,细如发丝,象征着感情长远、健康长寿。
图|烟台文旅
都说蓬莱小面里面藏着大海,所以海鲜与蓬莱小面是绝配,即使是三块钱的扇贝面,一样能吃出大块的扇贝肉和大分量的面条。
福山大面,也叫福山拉面,与蓬莱小面相呼应,是烟台人离不开的面之一,在中国面食界的地位也是不可低估的,可与“国民美食”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齐名,号称“中国四大名面”。
图|小红书@品茗人生
这个传承了400多年的舌尖美味,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好吃,主要在一个”抻”字上面,非常考验抻面功夫,运用两臂和腕力将和好的面团来回丢荡,不断重复抻、扭、叠。
不仅面的口感筋道,它的配料包容性极强。有多少种食材,就可搭配出多少种面卤。卤汁的鲜香与面条的柔韧宛如天作之合,交织在一起,回忆中留存着的只剩面条滑过唇齿间的畅意。
海肠捞饭是烟台特色家常菜之一,每个初到烟台的人,不尝尝海肠捞饭的味道,就没法了解烟台的最地道风味。
翠白相间的韭菜,仿佛还缀着清晨的露珠,嫩滑的海肠,是海浪唤醒的比较好份热情,再搭配上香米和鸡蛋,口齿之间一绕,就是一场完美的深海之旅。
图|烟台文旅
图|美了的小雅
烟台焖子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起源于一百多年前。
一道美食,离不开比较好的原料和精炼的烹饪手法。粗制的地瓜淀粉,历经水与火的考验,按照一定手法搅拌成冻状,再切成小块,用锅煎到外表成焦状、颜色由白变透明。
图|美了的小雅
出锅后淋上麻汁、蒜泥等料汁以及烟台渔家自制的“虾酱”,一口地道的烟台焖子就成了,后随着时令变化,烟台人会在焖子中添加新鲜的虾仁、海参、贝丁等海鲜,入口香而不腻,伴有海的鲜香,而成地道“三鲜焖子”。
图|烟台文旅
鱼锅片片是烟台的传统名菜。鱼锅似乎很好理解,鱼在锅里炖着便可称鱼锅;片片乃胶东方言,即用玉米面为主加工而成的一种扁平状主食,也有的地方叫作饼子。对于烟台人来说,鱼锅片片就是家的味道。
刚被捕捞上来的新鲜海鱼是主要的原料,经过处理后放入大铁锅中进行烹饪,不一会就能闻到浓郁的鱼香味。
大锅的周围会贴上玉米面制成的片片饼,鱼吃到一半,饼子也熟了,这滋味令人久久回味,谁吃谁迷糊~
八大碗是山东各处常见的经典小吃,烟台蓬莱“八大碗”在原生态农家“八大碗”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做法与现代的烹饪技术、美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完善,采用老菜精做、老菜细做、老菜新做的方法,合理搭配,将绿色保健与营养价值融为一体。
在烹制过程中集合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炸等烹饪手法,八种凉菜,八种热菜,上菜时用清一色大海碗,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碗碗色鲜味美,口口令人垂涎欲滴。
